Monday, October 14, 2019

[Beijing北京] 首访皇陵 - 明十三陵(定陵)

就是心血来潮想记录一下自己曾拜访过的古代地下陵墓

不能说我对考古异常狂热,我其实喜欢看很多这些不可思议,鬼神传说,奇闻奇案的东西,越是耐人寻味越是能挑起我兴趣,中学那会儿通过很多管道借了一堆这些书回来看,家里姑姑叔叔以前留下来奇闻异事的书也不少,考古的历史书籍也是我相当热爱的其中一项

但看得多也不是没有考古梦的,我承认年幼的我曾经还幻想过当考古学家
但姐那时候连马来西亚的历史都没考好呢 XD

那么多皇陵,我对汉代和清代帝陵的故事尤为熟悉,其他的断断续续在看,说实在要我全部仔细拼凑我真的说不太出来,但是在阅读还是看纪录片的当下我是相当乐在其中的

我可是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系列的忠实读者来者呢!(个人偏爱鬼吹灯系列)

在北京旅定下来之后,在做功课当下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这座距离北京稍近的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园,陵园内全部仿造皇宫建造,每一个陵墓都建筑着高大的城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这是明帝国的另一个紫禁城,十三代明朝皇帝在这里修建陵墓,到明朝灭亡时,整个陵区的总面积已超过一百二十平方公里,这比当时明朝的都城——北京的面积还要大。

1956年5月被中共挖掘。定陵被打开的一瞬间,金碧辉煌的墓室,色彩绚丽的织锦、各种字画,以及闪闪发光的陪葬的珠宝,瞬间损毁殆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还被红卫兵火焚。至此,挖掘定陵成为人类考古史上最大的灾难。

在这之前我并没有看过任何明代帝陵的故事,当下大感兴趣是因为,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被合法发掘(不是盗墓哦)的帝王陵寝,也是第一座对外售票开放的地下皇陵。随后开放还有位于唐山遵化的清东陵,而开放的地宫则有:裕陵地宫(乾隆皇帝+2位皇后+3位皇贵妃)、裕陵妃园寝中的纯惠皇贵妃地宫(纯惠皇贵妃、继皇后)和容妃地宫(容妃--香妃)以及菩陀峪定东陵地宫(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地面建筑除开放以上各陵寝外还开放昭西陵(孝庄文皇后)、孝陵(顺治皇帝)、景陵(康熙皇帝)、普祥峪定东陵(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我自然对清东陵有着莫大的兴趣,但是目前地理位置而言自然是定陵为最佳选择。

当下立马搜索了资料,然后跟我的导游和司机商讨了起来,看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定陵给塞进我的行程里,还记得导游那时候还给我一脸诧异,她说基本上没人会特别提及要去定陵,海外的旅客来说我大概是第一位,后来在我的不依不挠下,他们也做出了妥协,但是因为路线的关系,我本来指定要去的慕田峪长城是肯定去不了的,定陵的位置和八达岭长城的位置相对接近,他们希望我也能妥协改去那个人群跟长城一样长的八达岭长城

为了定陵,我也逼于无奈地答应了,结果被挤到阿妈都不认得我也是认了我

那时候是好险因为有长辈随行的关系,雇了司机和导游,我才能成功了了自己亲身到访帝陵的念想,不然这地址如此偏僻,靠着公共交通是绝对相当复杂又繁琐的事儿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总称,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神路神路位于十三陵南端,是通往十三陵区的通道,总长约7公里,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组成。神路的最南端是石牌坊,它是中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枋建筑。石像生位于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整齐地排列着,造型生动,雕刻精细,为我国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精美石雕,也是神路最大的看点。

长陵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点之一。

定陵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同时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其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昭陵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宝顶等。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修葺复原的陵园。

认真说,当时在最有记忆的时候错过了记录,我现在真的只能靠记忆碎片来拼凑我在明十三陵的记忆,至今在我脑里唯一最深的印象还是定陵的地下陵墓,我去的唯一目标

其他陵墓也只有地上陵园或室内展览可以参观,但我的目标非常坚定,那就是定陵的被挖掘过的地宫,所以,我就只能大概说一说我去定陵的分享和感受

定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主动挖掘的帝陵,但当时技术不完善,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挖掘情况可以说是空前凄惨,不仅里头的珍贵陪葬品大幅损坏,出土的文物也大部分也未能完善保存,也就是此次挖掘后,中国考古学界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条列

更大的伤害是,反中共的右运动开始了,这些考古学家,大部分都被下放。已经打开的皇陵,就那样放了半年,大多数的布料和木料,迅速干枯腐败。此外,皇帝和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椁因管理不当竟然随意被几个员工挥镐劈了之后,抬到宝城上掀下墙外扔进山沟,被当地农民捡去当柴烧了。1966年8月,“文革”开始了,愤怒的红卫兵闯进了定陵,将帝后和皇太妃的尸骨给敲到灰飞烟灭,至此,现在对外开放的定陵,除了石制部件,文物几乎都没有保存下来,里面只有复制品。

当然,此后技术开始获得提升的时候亦有对其他帝陵进行过表面式的挖掘,但都是因为招到盗墓严重损坏,或无意发现的考古陵墓遗址所展开的考古工作,定陵目前还是唯一受到官方承认动手挖掘的帝陵地宫。

这样听起来,其实我也顿悟此趟只能大概看到一个被重新朔造的地宫,而不是刚打开那会儿原貌的陵墓地宫了,但我心里那股想一探究竟的欲望并没有被浇灭,就算不能窥其全貌,我也能带着故事进去感受,但你问我进去以后有没有失望,我的答案,是有的。


先来说说地上陵园吧

地上陵园范围其实算大,得过了大门和桥,路过两片的遗志空地,往院子走才能到达陵园,陵园范围有很多的古树,一些少见的古树上都会搁着牌子放说明,这样挺好但是看了也就忘了 XD



左右两侧的偏院用于摆设展社品,但是上面已经说过,因为文物多数已经被毁坏,所我觉得有部分是模拟古物然后仿照的展览品,尽能让你一览其貌却不是原生真实的出土文物





如果我没记错,一边是展览帝后陪葬的日常用具衣物和珠宝饰品
一边是展览陪葬的金器器皿什么的,主要表现明朝当时的文化与艺术风格





去地宫需要爬上方城绕过明楼,穿过一小片的林子到后面宝顶,宝顶下就是地宫
一边听着美女导游的解说,一边逛陵园,凉风徐徐,好不凉快

说实在我和导游比较像一起出来旅游的,两个去到哪儿粘到哪儿,老公说老看到我俩背影粘在一起窃窃私语,好像两个好闺蜜似的,怎么聊都聊不完的。在中国要雇司机一定要配备导游,我们本来只是想请司机,毕竟解说这东西我觉得他们根本不需要(只在乎拍了多少张照片),简单的我也可以自己来,所以配备导游这事简直便宜了我,她完全成了我私人解说员耶~



越是靠近地宫,越觉得有点苍凉的感觉,虽然我们去的时候是旺季,但感觉游客不怎么多


终于下到地宫了!(地宫我没什么拍照,所以地宫下的照片多数网上取的)

刚步入入口还没下去就感觉一阵湿气迎面扑来,下拐了不知道多少层的楼梯,才终于到达地宫底层,地宫里头气温怪低的,倒不是说阴森的那种清冷,就是感觉很潮湿的那种湿冷

如今的地宫自然已经作为旅游开发修缮过了好几回了



除了展出的的模拟帝后棺木,整个地宫只得一个原形空壳,基本已经空无一物了
主要让游客参观地宫的形势,靠着一个概念凭空想象



重点是,跟我想象中的画面一点也不像,展出的范围好像也不完整,感觉很快就把整个地宫都走完了,本来想说小,但是想一想那是我家八倍大的范围我就觉得哇特别大这样

而且这是一个陵墓啊 ~~~~~

我觉得我游故宫的时候也有这种迷思,说是金碧辉煌多么宏伟大气
但是展出范围可能不大所以我真的觉得地方没有像看剧那种大气宽敞的空间感



模拟制造的帝后棺木,原始金丝楠木制造的棺木在开启地宫的时候尚完好无损,而且还透着一阵清香,可惜原本的棺木当时处理不当竟被劈损甚至给扔下山脚去了

这消息当时对好多考古学家而言,是多么心痛的损失呀!


游客还会把钱给丢进展出的范围祈福,我是觉得很破坏环境啦,感觉特别无言
地宫主人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与其两位皇后


这就是当年被挖掘人员所发现的地宫入口 - 金刚墙

当时考古队在挖掘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小石碑,顺着石碑的指示往下挖,顺利地找到了打开地宫的大门


地宫周围看着好像湿淋淋的,但实际只是因为地势太潮湿的缘故


走过了金刚墙,我们又回到了明楼,地宫之旅就此结束了

长陵和昭陵的地上陵园其实格局跟定陵差不多,若是在时间上有拘束的话,会建议直接去定陵就好,也是差不多一样的,神路就是一条路两侧都有献祭的石像生,那是似乎每一个帝陵都会有的设计

地宫跟我想象有出入,看来文字终究还是比较美好的,靠自己想象勾勒出的地宫会比看的还要有气势得多,可能年代已久修缮过度,已经没有当初地宫的宏伟架势,里头的摆设和文物已经全数移离地宫,后来我也看了清东陵的介绍视频,似乎跟定陵的规模是一样的,只是清东陵的地宫有着满墙的雕刻,会看起来震撼不少,但清东陵当时也是因为被严重盗墓以及损坏才被考古队介入,后来因为一些政治外交的缘故而被隆重清理一番后正式对外开放

阴森的感觉对我而言是没有,家人是说可能我们下地宫的时候人比较少会感觉比较荒凉,但地宫灯火通明,倒也不会觉得害怕。我是带着满脑子的憧憬和故事下去的,心情总会觉得比较复杂,大脑一直在脑补历史中的画面,各种感受其实也算丰富了我此趟的地宫之旅

如果一心要打卡的真的别来,真的没啥好拍的,整个旅途我太专注,照片都得从我家婆手里那张记忆卡来挖,不足还得上网补,你就知道我有多专注在和美女导游聊天 XD

我希望下次我能有机会带着老公去唐山看看清东陵,毕竟清代帝陵我更为了解,最重要的是,清东陵距离北京也不远,大概两小时车程,包车或跟日团都不是太大的难度

(我没想到过了那么久我还能真的把这篇游记给那么完整生了出来我好想尖叫)

写完突然来了瘾想考古写我的北京游记了

9 comments:

  1. 被你的游记搞到错乱了,我还以为是韩国xD 你以后可以在标题写下是韩国还是北京吗哈哈哈!!!
    纯粹乱一下,等下再来读xD

    ReplyDelete
    Replies
    1. Okok! Paiseh! 哈哈哈等下改

      Delete
    2. 哈哈我来乱的你还真的加了在标题里, muaks!
      我其实喜欢看很多这些不可思议,鬼神传说,奇闻奇案的东西,越是耐人寻味越是能挑起我兴趣--> 嗯,Hi 5!!!
      但是但是我对于考古这回事就真的还好而已,中国历史我喜欢(我以前还常说本地历史读鬼啊,换成中国历史搞不好分数就好多了哈哈哈哈)
      只不过考古就看戏很有趣,没有到你如此!!真的很有心!!但是看到最后还是觉得单看文字来想象就好哈哈!!
      这里还真的少人到给我会感觉阴阴森森了哈哈!
      导游看起来很小年纪哦,是不是大学生业余当导游?

      最后。。。你到底是几时去了北京的。。我都忘了xDD

      Delete
    3. 可能我本来就不会对这种地方感到不舒服哈哈哈哈哈
      2014年去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Delete
    4. 2014可能那时我在生女儿,难怪我都忘记了哈哈哈哈!!!!!!

      Delete
  2. 喜欢考古的话可以关注谢哲青这个台湾作家。你这篇和平时的出游文很不一样,走进历史深渊探索古墓,为了它开文应该下了很多工夫爬很多网吧~不过相信这就是出游写文的乐趣,寻找探索自己小时候的梦。最近我八岁的儿子也有提到考古学家这个名词,好像挺有兴趣的。哈哈😄

    ReplyDelete
    Replies
    1. 我听到名字的时候莫名觉得熟悉,后来Google了一下原来我有看过他的节目耶!当是觉得他口才不错倒不知道他那么博学多才,谢谢介绍!我会去留意一下的!

      Delete
  3. 我对中国古迹很有兴趣的,不过旅游资料就完全没有搜索过,看你写的如果依靠公交很不方便(人又多),我都不知道该去不该去好…… >.<

    ReplyDelete
    Replies
    1. 我看过人家的游记,都是坐巴士去八达岭,然后顺便在那边转当地的巴士+步行来定陵的,也不是完全没有路线,更多人是在北京报团,然后随团出发,就看你能找到怎样的路程。我当时是有司机其实也有困扰的,很多路线司机很多意见,所以也是要沟通~

      Delete